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世界中世纪史”这门课。因为我对中世纪知之甚少,它的概念在我的脑海里模糊不清。在大致翻阅了这本书,以及看了中央台的关于中世纪的记录片后,我对中世纪历史有以下几点印象。(纯属个人理解,观点有差错处,请批评指正)
首先,“世界中世纪史”这一说法并不名副其实。准确点说,是欧洲的中世纪史,更准确地说,是从西欧开始的中世纪史。几乎所有史料都是从西欧而非东欧开始描述中世纪历史的。
其次,异教自392年起就被取缔了,基督教从此成为国教。基督教的教义,教会的权利,城市的宗教职能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400-450年,各地对新宗教基督教的无知仍是普遍现象,皇帝不得不在每个城镇都设立自己的驻节主教,亲自主持宗教大会,以其维护神圣和平的权能干预争论。4世纪末5世纪初,最贫穷的人千方百计地寻求教会的庇护。与此同时,教会设立了更为复杂的制度以确定该救济哪些穷人。在城市中划分出六个助祭区,助祭之职是照顾穷人。基督教过多地参与俗事,一些基督教徒对此表示不满,甚至猛烈抨击。基督教徒将其同胞分为两类:俗人和皈依者或圣徒。前者只是沉湎于现实社会那些愚蠢荒唐和不重要的世事的名义上的基督徒,而后者才是被激情燃烧﹑远离已经变得过分奢华的现世邪恶的真正皈依者。5世纪至7世纪,基督教的传教活动日益扩大,这使得罗马教会与圣彼得主教辖区内的地位提升到毋庸置疑的至高地位。“罗马再次拥有一个帝国----精神帝国”。基督教的发展触及了多方面,首先是政治的,主教们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努力修正蛮族国王们的政治行为;其次是经济上的,这一时期,出现了所谓的私人教堂,教会扩大对穷人的救助并且教堂建筑宏伟秀丽,可见当时的教会是非常富有的;最后是文化上的,基督教洗礼﹑忏悔的仪式相互交流融合,渐趋一致。在圣诞节﹑复活节﹑耶稣升天节,几乎所有人都参加主教教堂的礼拜。修士的地位提高,日常生活清贫,每天唱颂歌,加工羊皮纸或在菜园耕种。在此,我们应当记住一个对修道方式转变有很大影响的人,圣本尼迪克--“修道士之父”。
这还只是中世纪的前半部分,宗教有着诸多变化,至于后来“相当多的古代基督教的中心最后都皈依了伊斯兰教”的种种,还有待我去探索。不过这里不得不浓墨重彩地题一笔,上课时,马蕾同学关于伊斯兰的介绍十分贴切生动,很棒!
然后想说的是日耳曼蛮族的入侵。这本书里讲法兰克人﹑东西哥特人﹑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勃艮第人等,记得课上老师挑出法兰克人重点讲解了。蛮族控制西欧的形势大致稳定了两个世纪。西哥特人控制的西班牙,墨裸温王朝统治的高卢。蛮族的入侵有一点很有趣:418年,由于公民兵制的渐趋衰落,兵源减少,罗马招东哥特人等蛮族入伍。此时的武器装备,粮食,马匹都是由政府提供,甚至发给银币俸禄,所以蛮族很是愿意参军。此后,参军要求和发给粮饷又有诸多变化,还没梳理通透,不过有这样一个印象:武器粮食马匹需服役者自己出,所以很多或逃亡或寻求大庄园主和教会庇护的人。
最后就来讲讲中世纪的大庄园经济。这也算我最初对中世纪的印象:城堡﹑骑士﹑冷兵器﹑公爵﹑纤腰不盈一握的中世纪贵妇……《堂吉诃德》对中世纪古堡和骑士的狂热崇拜也曾出现在我的梦中。缓一缓,先谈谈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西欧的城市与中国的城市不太一样,城市人口密度依然很低,也没有向中国这样的高楼大厦。城市职能渐渐发展鲜明—宗教法庭﹑节日和市场集会的地点,即便是这样,城市的集会功能往往也比不过处于交汇点的乡村。而乡村的大庄园经济,农业是基础。谷物的产量很难估测。施肥可以提高豌豆﹑黄豆和扁豆的产量。人们使用两种农具翻耕草皮,即一种叫轻犁的小轮犁和锄头。菜园﹑果园和葡萄园需要会更多的照料。城堡内有铁匠铺,面包房和独立武装,确保生产的稳定。虽不尽相同,但这样的情形,我们从《欧也妮·葛朗台》﹑《飘》和《基督山伯爵》当中也可以管窥一二。
读一本书就是这样,弄清楚了一些问题,但是更多新的问题—奴隶制问题﹑公共管理机构的发展﹑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等--冒出来了,所以学习永无止境。Never too old to learn.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