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说起基督教的起源,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说:“天主教会有三个来源:它的圣教历史是犹太的,它的神学是希腊的,它的政府和教会法,至少间接是罗马的。”恩格斯甚至说:“基督教是犹太教的私生子”。作者在此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基督教是从犹太教脱胎而来,后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作者为此还拿出了论证的证据以及进一步生成自己的观点。《新约》中的《福音书》,是有关一世纪初居住在犹太和加利利的犹太人的真实写照,其主人公是生活在自己家乡的犹太人……这个就足以证明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渊源关系,甚至犹太宗教精神还保存在基督教的《旧约》之中,在书的第一章中作者说到犹太教强调有一个普世的神,这个神更是犹太名民族的神,而基督教的舍弃了犹太教的民族性,充分强调其普世性。作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两个宗教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做史学研究时我们不仅要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还要知道这两个事物存在怎样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将两个事物阐述清楚。同时作者还运用大量的分析与论证证明耶稣这个人的真实存在,在此就不做赘述了。

读完本书使人明白了两个观点。第一个就是宗教要想长存必须根据现实世界做出调整以让其自身更好的去适应当前的这个世界,也只有这样,它才不会在它合理的存在时期走向灭亡,才会历久弥新。不论犹太教,还是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督教都与罗马帝国即世俗统治阶级有着很深的矛盾,甚至还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与对抗。基督徒在犹太战争时离开圣城可能是事实,但不能说在犹太战争中没有基督徒的参加,《启示录》中强烈的发罗马的呼声一般就认为出自于犹太战争的基督徒之手。到后来基督教的又一伟大人物保罗通过深化耶稣使其信仰普世化,使信徒脱离现实斗争而使其成为了罗马帝国愿意接受的宗教。中世纪时也是由于基督教会对政权的支持才使其不断的发展并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可能。宗教改革实际也是出于教会越来越腐朽,发对的人越来越多,自然科学越来越发展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直至几百年后罗马教廷承认对伽利略的误判也体现着他们对这个文明时代的新适应。第二个就是政权维护统治也不可忽略宗教的因素,还应会利用宗教的因素,政权与宗教的和解意味着政权与宗教背后的人们和解,这能避免很多冲突。在罗马帝国时期他们反对耶路撒冷派并不等于他们反对基督教,从后来他们对保罗派的支持可以看出,只不过是保罗派更符合他们统治需要,庞大的帝国,众多的人口,战争的创伤,如果基督教能为其所用必能对其统治产生巨大的好处。中世纪时期,无论是“丕平献土”近乎谄媚般的利用教皇为其服务,还是“阿维农之囚”类似威逼似的利用教会为其服务无不体现这世俗政治对宗教的需要。

在基督教在中国一章中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过分关注所谓的基督教文化侵略的观点,而更多的关注基督教会在当时为中国科教文卫事业所做的贡献。

最后,谈谈本文的作者陈钦庄,一个搞化工的人,凭着对世界历史的兴趣,对基督教的兴趣最后走上历史研究之路,遂才有此大作。诚如钱穆先生所说,读书因读出书背后的人。年轻的你,请执着于你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第2篇】

基督教从创立之初,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早在公元一世纪发源于巴基斯坦地区,脱胎于犹太教的一个小宗派,今天已传遍世界各大洲,信徒达20亿人。在我国有上千万人,成为世界2大宗教中信徒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 

基督教的主要教义:1创世说:上帝花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这种星期制度流传至世界各地,影响广泛。2原罪说3三位一体说4灵魂不灭说5地狱天堂说。耶稣的12门徒是:彼得,安德烈,大雅各,约翰,西门,加略,犹大,巴罗多马,马太,小雅各,达太。耶路撒冷教会“三柱石”是:彼得,雅各,约翰。

“保罗”对基督教 的传播有重要的贡献。他原是信仰犹太教,有罗马公民身份,曾参加迫害基督教徒的运动,后改信基督教,曾三次传教《新约》,《新约》的一大半内容有保罗完成。他的贡献总结下来有4点。1与彼得等教会领袖会谈,确定了有计划的传教方针。2在向犹太人传教的过程中,解决了因信仰基督称义的理论问题。把基督教从律法中解放出来,使其广泛在传播。3把耶稣提升到神的高度,使基督教逐步脱离犹太社会,使其成为罗马的国教奠定基础。4《新约全书》和基督修道制度的发展,反映了保罗的影响。

基督教的历史脉络大致如下:

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的产物,它打破了犹太教民族宗教的狭隘性,建立了一种新的世界信仰。基督教不分民族、阶级。只要信仰基督教,遵守教义,就能成为信徒,从而得到上帝的拯救与赐福。基督教改变了礼仪,废除了,犹太教和其他原始宗教复杂的献祭和仪式。尤其在罗马社会,在中下层人民中间得到广泛的传播。基督教同时吸收了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想。它在罗马帝国日益残酷的统治下,给予人民于安慰,使人们在绝望中找到追求,找到寄托,提供给人民希望与尊严,那是因为基督教提倡平等博爱之说。

但是基督教的一神教学说将皇帝拉下了神坛。拒绝崇拜,“天国”的思想也否定了罗马帝国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它触怒了罗马统治者。遭到了严重的迫害。罗马皇帝竟然将罗马城的大火归咎为基督徒不尊敬希腊诸神,而引起罗马诸神的惩罚,在罗马境内大肆屠迫害基督徒。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基督教徒的成分,从中下层人民扩展到了众多富裕者,这种成分的改变,使得基督教的组织也发生了变化。各地逐渐产生了长老和主教等神职人员主持教会。正式形成的基督教会,逐渐被有产者控制。

君士坦丁的《米兰剌令》罗马教会日益成为崩溃中的罗马政权的游离工具。公元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这使得基督教由异端成为正统。基督教由一个被迫害的宗教成为迫害别的人的宗教。之后,基督教逐渐把神学理论讨论转为政治行动。从与社会分离的社会的“天国”理想步入世俗的“王国”统治。

步入世俗统治的教会,随着权利的增长以及教皇制度的不断发展,罗马教会也为世俗所侵蚀,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生活奢靡,教皇更加混乱,进入所谓的“淫妇时期”。

基督教在封建化中的作用有1支持封建教权的建立。2促进封建化进程和封建制度的建立。3教会的文化教育作用,保留了罗马文化,使得其得以延续。

基督教在西罗马帝国瓦解后仍保持着它的地位,这并不是偶然,基督教能适时地随政权的需要而改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