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此书,我便对此书的名字产生了好奇心。“《天平之甍》”,“甍”意为“屋脊”,为何以“甍”为名,我想这里面一定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寓意或是有什么不一样的故事,于是我带着自己的好奇读完了这本书。

此书写唐开元天宝年间普照、荣睿二人意外的被提名为渡唐留学僧,受日本当时佛教界权威隆尊的委托赴唐请一位合格的传戒师到日本传授戒律。说到这里便不得不提一下日本当时为何要招请传戒师,因为当时日本的僧人都是自行在佛像前誓以受戒,并不接受正规的受戒仪式,于是便出现了僧侣不能诚心持戒的现象,也正是由于法戒不严谨,造成了当时日本大量人随意入寺修行的混乱局面。

普照、荣睿二人在途中结识了僧人戒融和玄昉,后乘船一起赴唐。旅途是艰险的,大家都在靠见到的信念支撑自己去到那神奇的国度——大唐。四人性格迥异,起初相处并不十分融洽,但可能时间可以改变一些什么,或许是由于经历了同生共死,大家也都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对方,这一点在普照对其他人的态度和情感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后来历经千辛万苦,大家终于到达了大唐,受到了大唐的礼遇。因为大家起初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愿望,所以最终也就各行其事了。玄昉还了俗、戒融放弃了遣唐僧的身份云游四方了,只有普照和荣睿坚持着自己的使命,在唐修习佛法并为寻找传戒师做着努力。

这里最要提到的就是普照了,因为整本书也都是围绕着他来叙述的。普照最初的志向是研习佛学中的戒律,一心向学。也许是由于年轻人心高气傲,他一开始多少还是和同行的人“保持着一定距离”,也就是没有心灵上的沟通。但岁月会使人变得成熟,赴唐后,他又认识一些人,多数是在他之前赴唐学佛的僧人,其中最当提的便是业行。虽然他只会伏案抄经,但不得不说他的形象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他当初是自愿来唐的,但不像多数遣唐僧一样学有所成。但也不能说他一事无成,在他貌似无聊的抄经行为背后埋藏的是他想将那些佛学经典带回祖国日本的宏愿。

普照和荣睿在唐数年后决定请鉴真回国传戒。鉴真在当时也是颇负盛名的,或许正是这种盛名给他的强烈赴日传法愿望以重击,因为他的远行要接受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是航行途中的天灾,一方面是大唐方面诸多人不愿让其离去的人祸。鉴真东渡真可谓是困难重重,荣睿最终由于伤病而死去了,重任便落在了普照一个人的身上。流转漂泊,经过数次尝试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在岁月摧人的忧伤中东渡之行还是未果。直到后来,经过二十年第二次日本遣唐使的到来才将东渡又提上了议程。普照、鉴真一行人最终到达了日本,将大唐的佛学精华带到了这个渴望文明的岛国。

细读此书不难发现普照前后的心理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从当初的只顾一己之私(这个说法可能过了,但当初的普照确实是带有一种功利心理的。)到后来变得宅心仁厚。或许是真的经历了太多,他真的看到了什么,我能说他是价值观重建了吗?戒融当初是为普照所不太待见的,可到后来他俩的关系渐渐的融洽直到普照后来总是想起这个友人。同样的有业行,最初的伏案抄经被普照所不理解,后来被这个执着的人想完成他带书回国的宏愿所感动。普照心里也烙下了某种烙印,他理解他,甚至帮助他,虽然最终业行在归国的途中随他的经卷一同消失在了大海中,但在我看来普照已经尽力在帮助他了。或许普照会因业行的不幸而终生内疚,这个貌似也是必然的,在文章最后有种种暗示,普照梦中见到业行遇难,他的心情一定是无法平复的。

事实上普照的改变已经很大尺度上在文中展现出来了。玄昉的最终还俗并娶妻生子,这在当初的普照看来是不合适的,但普照最后竟同情玄昉,甚至不惜因怕玄昉误了回国机会而不辞辛苦的去寻找他。玄昉最终没有回国,我想普照也是深感遗憾的。

文中还有一人值得提及,那便是鉴真大师,他不贪恋在大唐久负盛名的待遇,更不怕东渡日本的艰辛,前后数次东渡,直到晚年眼睛失明之后还不愿放弃这个夙愿。也许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高龄的他在普照之后的遣唐使回国时完成了他的愿望。他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更是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和坚强不屈的坚定信念,这种精神的弘扬将会成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精神财富。

本书不仅鲜活的记录了一定的历史史实,更通过不同人物的耐人寻味的经历让人深有所思,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让人在灵魂上得到升华与洗涤,这也就是它的教育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