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今天读了他的《莫言作品精选》之后,让我颇有感触。这本书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大多数文章都有深刻的讽刺意义。 

在《倒立》这篇文章中讲述的就是同学毕业多年以后的一场聚会。官至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孙大盛——暗喻能够转展腾挪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孙大圣——回到地方宴请老同学:除了一介平民的“我”之外,其他几位都在地方上混到一官半职:有粮食局长、交通局局长、政法委副书记、新华书店副经理,还有书店经理徐娘半老的妻子,当年曾经会表演倒立行走的校花谢兰英,应该也是当年那个爹不亲娘不疼,专好偷鸡摸狗的“弼马温”孙大盛的梦中情人吧。席间孙大盛纵横开阖、随心所欲、肆意调侃,而座下莫不小心翼翼,竭尽阿谀奉承、奴颜婢膝之能事,即使作为 “我”也身不由己膜拜其中,这在通篇小说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小说结尾,孙大盛几乎是强迫谢兰英为他表演当年的“倒立”,谢既是借着酒兴、也是迫于孙大盛的压力,这种压力还来自席间所有的人。作者写道谢兰英“双臂往地下一沉,沉重的双腿终于举了起来。她腿上的裙子就像剥开的香蕉皮一样滑下去,露出了她的两条丰满的大腿和鲜红的短裤”。孙大盛这种几乎猥亵的要求结果竟然赢得满堂喝彩,甚至也包括她那位趋炎附势的丈夫!小说的场景基本围绕在酒宴席上,情节也并不复杂,但是蕴含的思想含义却是相当尖锐的。小学生谢兰英露出小肚皮的倒立让同学们赞叹不已,大家看到的是一个会表演倒立的孩子。然而在官本位体制下,人性被压抑、被扭曲,是非被颠倒、被混淆,良知被践踏、被泯灭,大家看到的是一个颠倒的官场。孙大盛正是凭借着适应官场颠倒的“倒立”功夫,得以平步青云。生活中谢兰英的倒立极具讽刺地映衬了官场上颠倒的荒诞不经。

假如我是小说中的“小茅房”,我绝不会去刻意地迎合“孙大盛”的意愿,强迫妻子“谢兰英”喝酒、倒立等。我会尊重她,可以让她以水代酒,更不会让穿裙子的她倒立。因为即使哪有做了又怎样,即使“孙大盛”高兴了又怎样。不顾牺牲一切换来的利益不是利益,而是一种侮辱。

《月光斩》也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故事的开头写的是"杀人放火"的重口味,县委大院的那棵最高度雪松枯梢悬挂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乌鸦们不畏生死地轮番向那黑物攻击,定睛细看,原来是一颗人头,而且是县委刘副书记的人头。一时间,尖叫声四起,警察来了,消防队员来了,法医来了,整个县委大院一时间乱成一个如被火燎的马蜂窝。随后引出传说中的"月光斩",据说用"月光斩"砍人首级,滴血不出。而刘副书记身首的茬口正是如此平整,不见血迹。于是又引出东关村的李铁匠一家如何锻打月光斩的过程,这个传说被描摹得如同武侠小说中的情景一般神幻惊奇。但故事的结局又是出人意外,开篇的人头事件原来只是一场闹剧,身首分离的刘副书记只是一个塑料模特,刘副书记还好好地活着。而整个故事又是以表弟的一封电子邮件的附件形式来架构。

莫言的《月光斩》并非是一种单纯的以"复仇"作为最终主题的小说,在其中有着别样的复仇内容,一种带有深刻的反思的"复仇"主题的展现,是对于社会与世人的冷漠,是对物欲横流社会的批判,同时也是对当下民族性格的思考,需要的不单单是某一种复仇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民族觉醒的需求,是人们自我良知的清醒,莫言将"复仇"作为一味引子,让其作为呐喊的引子去逐步唤醒"愚昧"的群众,去实现和完成某种意义上的社会改良,去试着改变人们的心理。 还有《冰雪美人》也很好它通过描写主人公孟喜喜因为长得太漂亮,加上她那独特的傲立于冰雪的性格而引起我们这个社会群体的嫉妒和排挤,最终被人们用冷漠和鄙视无情地"杀害"了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传统观念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影响。

读了莫言的作品,我知道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认清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