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寒假里,我阅读了《就这点事》这本书。这本书很有趣,过去的事,现在的事,学习的事,身边的事,看似简单平常,细心琢磨,都与我们的成长有关,很实用。这本书中有故事,有活动,我觉得她不仅是书,还是一座巨大的引擎,带我们连通e教育的新时代,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互动天地。 

书中共分了“温馨美文、谢谢您、PK网赢、扪心自问、危险一刻、有效学习、实践广场”七个板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谢谢您”这个版块中的一篇文章——谢谢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在想:难道一句谢谢真的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吗?带着疑惑,我便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顾雯是山东省某实验中学高三的学生,这天她参加了中国海洋大学首次招生面试。面试出来后,两位门卫帮她拉开大门,顾雯很自然地向门卫点头致意,并说了声“谢谢”。这个小小的细节被海洋大学教务处处长看到了,他对顾雯说:“你很有礼貌,在今天的面试的80多个考生中,你是第一个向门卫说谢谢的考生。”后来,顾雯成功进入中国海洋大学,光荣地成为这里的一名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想,和顾雯一同参加面试的考生有80多人,竞争是多么激烈呀!顾雯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海洋大学的骄子,除了自己的刻苦努力的学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声善意的“谢谢”。 

“谢谢”,是极其平凡的两个字,也是使用率非常频繁的礼貌用语,却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素质。一声善意的、带着笑意的“谢谢”,是一个很小的举动,却向对方表达了应有的尊重。其他80多名考生,对门卫的服务熟视无睹,甚至觉得心安理得。这声“谢谢”,让顾雯充分展示了良好的个人修养,帮助她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联想到自己,我觉得虽然平时也在使用“谢谢”这个礼貌用语,但大多时候心口不一,甚至面无表情,没有几次是真心说出“谢谢”这两个字的。看了这篇文章,我能真切感受到:谢谢,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不是敷衍了事就可以的。

【第2篇】

一本贴近青少年生活的书

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幼苗,生怕被风吹一下,被雨打一下:宠着,娇着,惯着。所以现在很多小孩都自我为中心,非让别人顺着他。遇到事情不够冷静。况且现在的学习压力重,根本没时间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生活自理能力等。 

但是,《就这点事》这本书里完全解决了这几大难题。它能让我们在启迪人生的故事中感悟,在待人礼貌的故事中反省,在生活常识的学习中充实,在正确的学习方法下查漏补缺,在进行对身心健康有害的事情中加以控制,在父母的呵护下懂得珍惜,懂得扪心自问:父母对你这么好,你爱你的父母吗?你为父母做过什么吗?你尊敬你的父母吗? 

这本书名字叫做《就这点事》,可是就这点事却写了一百多页纸。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现在的青少年对自己的因该知道的事不了解,不明白。可能这些不了解,不明白多的是来自于家长那望子成龙的心情:课外书有什么好看的!快做作业去!……有些家长甚至会认为:课外书就是漫画书,与学习一点儿也无关的书。忽视了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忽视了孩子所因该了解的生活常识,忽视了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如果每一位家长都注重平时对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的话,《就这点事》很可能就是一篇三四百字的小文章甚至这本书都不可能写出来。可惜,事与愿违。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一直很注重我在品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其次是想让我见多识广。他们一直希望我做一个有礼貌,有见识的人。譬如说:做错事要对人说“对不起”,别人帮你要说“谢谢”遇到不懂的事要积极提问,他们会有问必答。生活常识方面更是日积月累。他们遇到不懂的事也会问我。与爸爸一起看科教节目,遇到一切问题也会与我讨论,辩论,甚至是争论,直到把问题弄懂。他们的目的就是让我对这个世界认识的更多,自己了解的知识更多,懂得的礼节也更多。 

我相信很多人对这本书相见恨晚,里面的内容虽说不是五脏俱全,但这些道理也够我们享用一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