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与友情,伴我成长
——读《我和小素》有感
2020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同,因为武汉爆发了疫情,没有了以前的热闹,大街上冷冷清清,许多饭店也关了门,小区封闭,不允许人员进出,人们每天都担惊受怕,生怕病毒闯入自己家中,亲友离别……一晃半年过去了,我每天宅在家中学习,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暑假里,我无意中读了一本名叫《我和小素》的书,使我深受触动。
主人公杨若溪是武汉的一名初三女学生,妈妈是护士长,爸爸是工程师。青春期的少女撞上强势的妈妈,使母女关系紧张,但因为有外婆的疼爱、爸爸的理解以及闺蜜小素的陪伴,她每天都过得十分开心。她和小素相约考同一所高中,一起学习绘画,梦想将来一起去西藏做“流浪画家”。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这一切:若溪的外婆感染病毒而去世,若溪悲痛至极,却无法见外婆最后一面。她在电话里向小素诉说痛苦,小素倾听着若溪的哭泣,温柔地说了一些贴心的话。从这以后,若溪爱上了一首歌——冯翔的《汉阳门花园》,里面有一段歌词:“十年冇回家,天天都想家家;家家也每天在等着我……”,她每天都像在梦中,神魂颠倒。小素没有用空洞的语言去安慰她,而是给她推荐了一首名叫《武汉伢》的歌……渐渐地,若溪回到了现实中……
可就在若溪完全恢复正常以后,小素的爸爸却感染了病毒,但因为床位紧张,只能居家隔离,若溪想求妈妈帮忙,可妈妈表示床位紧张,实在没有办法,小素并没有怪若溪,而是表示理解……不久,小素的爸爸去世了,小素十分伤心,决定为爸爸画一幅画,并得到了若溪的支持。几天后,小素的妈妈也住进了医院,小素在家隔离,若溪十分担忧,不顾一切地跑去看小素,小素交给若溪一把家里的门钥匙并说,假如自己以后不在了,请她帮忙完成那幅画……
在之后的日子里,若溪每天都在为小素担心,这天她得知小素住进医院的消息后,不顾一切,突破层层封锁,潜进了小素家里,只为帮小素完成那一幅画,不料被人发现,送进了隔离点。在隔离的那段时间里,若溪和小素仍然保持联系,还同步喝中药……可这天,小素得到妈妈去世的消息后,放弃治疗,若溪得知后十分焦急,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医院劝说小素,终于,在若溪的鼓励和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小素重获新生……
生命在病毒面前是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一不留神,它就一去不复返了,然而,生命又是那么坚强,在友情和亲情的支撑下,人们坚定了信念,把病毒打得节节败退……
疫情爆发后,社会各界驰援湖北,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此时,最能体现出的就是亲情、友情以及医患同心、邻里互助的精神。一位位医护人员放弃了孩子,忘记了家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冲到一线去保护一位位他们素不相识、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病人,杨若溪的妈妈作为一名护士长,她带头剪去长发,在写有“不避生死”的请战书上签名,并主动搬进医院住,在这期间,她的母亲感染病毒却因为没有床位而无法住院治疗,她却没有一点私心,居然都没有时间去看看母亲!
以前,我并没有深刻体会“生死与共”的含义,认为这不过是一个肤浅的词,现在我却从故事里的杨若溪和周小素身上感受到了,毫不夸张地说,在关键时刻,若溪把小素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医护人员也是如此,他们拼着命,把一位位病人抢救回来,这难道不是“生死与共”吗?
故事里的若溪与小素亲如姐妹,她们相互宽容,互相理解,在对方需要自己的时候及时出现,甚至愿意为对方拼命……杨若溪亲历疫情,亲情、友情和医患同心、邻里互助的精神,令她学会了坚强,懂得了体谅与换位思考,明白了妈妈对她的爱,使她与妈妈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缓解……
此时,我又想起了书中那温馨的一幕:小素出院以后,武汉的樱花早已飘零,若溪却带着小素来到了青山公园去赏花,只为一场樱花之约——小素住院时曾说过要在太阳下面枕着樱花好好睡一觉。樱花虽已凋落,但若溪用枕头大小的画纸,画满了樱花……当小素枕着樱花侧躺在那里时,闭上了眼睛,流下了眼泪……那眼泪,一定是幸福的眼泪!
每一个人在你的生命中都很重要,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值得我们去珍惜。不论是爱唠叨的妈妈,疼爱你的爷爷奶奶,关心你的闺蜜,关爱你的老师,还是爱搞恶作剧的同桌,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