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骑士精神致敬
——读《堂吉诃德》有感
“……说完之后,他的呼吸就越来越弱了,最后他终于闭上了眼睛——永远的……”。读到这里,磨合了近一周的《堂吉诃德》基本上是读完了,可脑海里却仍像放映机一样,回放着一幕幕清晰的情节画面,久久挥之不去。
话说故事发生在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的时候,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却因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的骑士,并给自己起名为“堂吉诃德·台”等一系列幻想,做出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又好笑的行为,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醒来,回到家乡后死去。
在此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堂吉诃德拿着长矛向所谓的“皇帝阿利法龙率领的军队”刺去,从而帮助“潘坡林国王旗下的军队”(其实这两只军队就是混在一起的羊群)。
牧羊人极力劝阻,但没有什么用,他们只好拿起石头向堂吉诃德砸去,而堂吉诃德仍在羊群中发疯着,嘴里还不断地胡乱地念叨着什么,直到自己被石头打断了两根肋骨,才停下自己疯狂的行为,嘴角依然翻吐着刚刚喝下的所谓的圣水……
乍一看,堂吉诃德这一系列荒唐的行为,无疑会让人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有时候他的随从桑丘,也会有这样的体会。
与此同时,我很是佩服作者米盖尔·台·塞万提斯,竟让堂吉诃德与桑丘之间产生如此鲜明的对比:一个充满幻想,一个理性实际,一个极富理想献身精神,一个着重实利切合务实精神……但两人在巨大的反差之下,有时又保持着共同的看似愚昧而又可笑的思想或是做法,不难嗅到一缕缕讽刺意味。
要知道这部作品的背景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作品揭露的正是封建统治的黑暗与腐朽,以及教会的专横、人民的困苦,也极大的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只是一昧崇尚绅士风的旧贵族,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士精神,并且 表现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那么在如今这个社会中,需要思想的解放和男女平等的观念;需要我们具有堂吉诃德一样不屈不挠、勇于奉献、勇于自我牺牲等的骑士精神;也仍需要在法律的范围内,主张个性解放,捍卫道德、正义与信仰。这想必才是作者想要真正展现的骑士精神,也是真正骑士精神所要发扬、传承的。
而那些活着只为名利,只为维护自身切实利益等的人,我认为用上《堂吉诃德》的一句话,想必再好不过了——人的社会地位的尊卑是暂时的,而美德才是真正的高贵。他们所在社会中的欲望不断增强,失去了那颗堂吉诃德追求“理想骑士”的初心,从而走向贪污腐败的道路, 到了那时,又的确是黔驴技穷了!
站在与 贪腐者对立的一面,堂吉诃德是令我敬佩的。尽管他疯疯癫癫,作出一系列荒谬的事,但在如此一部精心策划的作品中,诙谐的部分使读者娱乐,严肃的部分给予读者教益,情节的发展使读者惊奇,穿插的情节增添读者的智慧,诡计又恰巧增长了读者的见识,鉴戒促使读者醒悟,罪恶激起读者的义愤,美德引起读者的羡慕。
而这些东西无论随时间长河怎么流逝,都是一尘不变的真理,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十分适用的,都值得人们去学习。
因此,《堂吉诃德》中那一句句经典语录还是值得令人深思的,比如“一竿子到底的好运是绝无仅有的,好运总穿透着坏运,吉凶总是相伴相随的”。的确如此,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并不总是事事顺心的。例如我在四年级的时候无意把手摔骨折了,而就在前几个星期的一天晚上,又碰巧电梯坏了,我被困在里面好一会才出来。
“难道我的人生就是这样倒霉吗?好运总是属于别人的,从来好像就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唉……”我的心里总是这样默默地想着。
有时候望着万里无云的晴空,也有抱怨老天爷对我的“不公”,读完了《堂吉诃德》,再回头想想,我有着常人没有的好性格,这么想还是可以接受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吉凶,我都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去接受,有着堂吉诃德有时没有的理性冷静。毕竟堂吉诃德也是在种种经历后收获许多东西,相对于我而言,我也有了许多丰富的生活经历,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同时对于我现在的处境,相比于堂吉诃德的那个时代好的多了,没有理由不肩负起我们新一代的历史使命,寻找奋发努力的崇高目标和方向。
我认为我们应对堂吉诃德这一人物的精神品质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一个无愧于后世,具有中国特色的骑士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高尚品质的“骑士”!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