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道天凉好个秋——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小时候对辛弃疾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破阵子》这首诗,只觉得他是一个爱国英雄。但今细细的品读梁衡先生《把栏杆拍遍》,一个血性而又理性的男儿形象赫然而立。

谁曾想到一个有着满腔志,一身力, 甚至还为朝廷平定过叛乱的人,朝廷会怕他,烦他,忌用他。正如辛弃疾在《戒酒》中戏作“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善恶,过则成灾。”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苏轼,他虽生于太平盛世,才情横溢,却从未遇到平等的待遇。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曾说:“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他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个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如此可悲可叹可敬可畏的英雄,为谁而葬送!

所以,从“沙场秋点兵”到“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像石缝中的小树,虽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可成为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也是另一种价值。我们顺着他的心路历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掰开嚼碎,认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正如作者所说“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从“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可感到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从“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我们又看到词人的长叹与无奈似江水悠悠,东流不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满怀释然,就像越过山丘的万般喧哗的归静。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栏杆拍遍后,感触颇多。才能和思想是立身之本,才能是给人深刻第一印象的资本,我们都在修炼才华的路上,也羡慕着那些才华一鸣惊人被发现的人。而后,靠什么支撑走完人生之路呢?多半是靠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处世态度。辛弃疾便是这样一位可敬的人,他的诗让我们好奇的敲开他的诗词宝库,渐渐地我们在诗的某些字眼中有了感悟,甚至是短暂的共鸣。于是我们又试着敲开他的“心门”,惊叹于这位英雄的思想境界,尽管你我只看到了小小的一隅。

当反复摩挲手中的书页,希望美妙的思绪在你我头顶上翻飞沸腾着,前方的路也许因为这本书中某些话清晰了一些。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留意桌前落叶飘飞的倒影,似懂非懂地伸伸懒腰,微笑念叨着“天凉好个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