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 ——文明在野火的疯癫中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狄更斯 《双城记》

当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真实的到来时,小红帽闯入了野狼昏昏欲睡的森林;于是这个盗火的玉娇龙,让海峡彼岸的野火点燃了整个大陆。

文明似乎是一种疯癫了。

帕斯卡说: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诚然,野火就是这种疯癫,文明中的疯癫。你我即是这标榜的文明中的一员,在不断的唾弃这种疯癫。

我们代表着文明。——我们说的。

野火二十年了。当年充满理想的,立志要改变社会的20岁的人,今年40岁了,今天的你在哪里?——龙应台说的。

今天的我们在哪里?

母亲已经生了梅毒,可我们还在幼稚园大学中,以沉默为荣,我们为什么不生气?原来我们才是真正的疯癫,文明逐渐离我们而去。昔日那些我们唾弃的疯癫才是真正的文明,因为文明出现时总是少数的,总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总是被众人唾弃的,总是被大多数人鄙视的、谩骂的少数人坚守的——至死不渝。

突然忆起了狂人。吃人成了一种文明,狂人在不断的触摸礼教的底线。于是他就是被众人所理解的理所当然的疯癫。可这种疯癫却是一种真正的文明——鲁迅一定认同。时代的大多数人都在礼教中幸灾乐祸,因为他们认为这即是文明。所以,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而且是落后的疯癫或者即将被淘汰的疯癫。

幸好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文明的时代,可惜如龙应台所说,中国人依旧不生气。当然,新闻评论中的愤青、城管事件中的假死人、公交爆炸中的上诉者等等,他们确实但又貌似生气了。只是以一种更为疯癫的方式去诠释文明的含义。鲁迅看到中国人在围观日本人杀害同胞时,毅然弃医从文,可不知看到文明时代中如此的生气方式时,该如何是好。

所以,文明应该疯癫着。于是——

“从今天开始,我台将推出‘文明伴我行’系列节目,关注你我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央视)

“近日不断有公交车、地铁乘客因为座位大打出手,同时在国内甚至国外的旅游景点也出现刻字乱画现象……”(地方卫视)

某君A说:现在人啊,素质真低,唉,中国人啊。

某君B说:有这个闲情干嘛不去关注一下国家大事啊。你看看,某国都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还一天到晚的严正抗议,遗憾,唉,中国人啊。

唉,中国人啊。

福柯说:“在这条大道上,我看见一群孩子尾随着一个白痴。想想看,这个可怜虫,这个疯癫的傻瓜,他带着那么多的破烂能有什么用?我常常见到这种疯人,在大街小巷中高声叫骂。”

这只能是孩子。可今年40岁的人,你在哪里?

龙应台成了台湾“总统府”的文化部长,张海迪成了中国残联主席,史铁生已经在末日走了。

20年前,野火让台湾当局如坐针毡;20年后,龙应台自己成了当局人物。可是台湾依旧是那个台湾,不知道龙应台是否也在压制着另一股野火了。

所以,文明依旧呈现着疯癫的形式,依然是少数人的疯癫。大多数人是在文明的谩骂,但这不是疯癫。而这种谩骂,其实是最疯癫的形式——真正的疯癫。因为谩骂的主体就是自己,只是这些疯人觉得说的是别人。龙应台也一定会同意,这不是中国人的生气。

裴多菲说: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20年前的龙应台绝望的认为母亲生了梅毒,她高呼着中国人,你应该生气。而如杨泽所说,天真女侠龙应台。其实中国存在着千万个龙应台,他们如龙应台一样,内心充满着野火。他们就在呼吁着,中国人,生气啊!

龙应台们,谁是中国人?

我们的绝望是一种虚妄,可却不是希望,因为我们所绝望的人正是我们自己。又想起了王圆箓的道士塔,余秋雨在一遍又一遍的哀求,我也在一遍又一遍的哀求——因为我就是中国人。

可那又如何?我仍然停留在道士塔,难以挪动一步。因为眼前的独木桥难以让千千万万个我走过去!身后,万千学子仍然在绝望的虚妄中埋头于全面发展,可惜却是一窍未通;再往后,万千学子已经成了后面的万千学子的铺路石;眼前,百千学子已经奋力跨上或通过了直达旧人之路的独木桥;独木桥的边上,一条宽阔平坦的通往罗马的大道上,星星点点的衣着光鲜的、张扬着青春自信的中国青年正摆脱道士塔的束缚走向成功的捷径,可惜,这条捷径上的回头者却是星星点点。

如果我们今年20岁,20年后,野火会熄灭吗?

千千万万个我说:不会!因为,今天少数人的疯癫在20年后会成为多数人的文明。今天的少数人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进来,这些中国人就是千千万万个我!

历史却不能假设,更不能虚妄。现实依旧摆在面前。

信仰说:走吧……

我问:他们的心中也有一个你吗?

信仰说:星星点点,他们有什么可信仰的呢……

还记得那个破旧的骑士,驾着年迈的驽马,手持锈蚀的长矛和盾牌,身着褴褛的盔甲,孤军奋战,踽踽独行,在拯救一个决绝的世界观的挣扎中孤独的死去。疯癫到底会成为文明还是成为历史的浪花?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龙应台去了当年她的野火希冀焚烧的地方,但我们依旧还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