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在《红楼梦魇》一书中提过人生有三恨:“一恨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这位女作家曾用十年时间去研究这部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
从古至今,像张爱玲一样苦心孤诣地去研究这部恢宏巨作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更有甚者,尝试续写这本家喻户晓名作。即使引来争论与质疑也不放弃研究。久而久之,竟衍生出”红学”这一门学问。我曾经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执着,直到我读到这部《红楼梦》。
我与《红楼梦》的缘起是在小学时期。当时只是好奇它为何有如此大的名气,虽然这些文字对当时的我来说颇显晦涩难懂,直到现在亦不能说是完全理解,但即便只是这般似懂非懂的读完了全文,却也无法抑制震撼的心情,仿若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眼前骤然升起一座恢弘而精致的伟大建筑,纵然一时无法明白期间的构造,依然会不由自主的被其吸引,为它叹服。
《红楼梦》是一幅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素描。往日里熙熙攘攘的大观园最终变得破败萧条,曾经风雅至极的诗社也人去楼空……而有权有势、盛极一时的四大家族最终也都是死的死,散的散,尽是落得一个个凄惨的收场,不由叫人唏嘘不已。
出家为道的贾宝玉、泪尽而逝的林黛玉、孤守终身的薛宝钗、短命而亡的王熙凤、远嫁他乡的贾探春、入庵为尼的贾惜春……一位位个性鲜明的角色,最终皆是纷纷迎来暗淡的收场,过往齐聚一堂的欢乐景象一去不复返,曾经的繁华喧嚣通通化作空。
我终于理解了,为何会有人前赴后继的去研究“红学”。如此动人的篇章文字,如此鲜明的人物,如此令人感叹的兴衰。也许没有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也许这未完的结局会更使这部巨作意味深长。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部描写兴衰更迭,人生百态的《红楼梦》,实在值得我们一读再读。毕竟,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收获。这应当就是传世名作的特殊魅力吧。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