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这一首让人回忆离别的歌谣在《城南旧事》中浮现。

书中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带入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动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世间真善美的呼唤。书中每个故事都写得亲切动人,令人思绪起伏,多种交集的复杂情感在心中涌现。它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法、精细的将书中多层的情绪色彩表现出来,使书中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缓缓淌过的流水,缓缓走远的骆驼队,缓缓离去的人群,缓缓过去的童年,缓缓流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的完美结合,仿佛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书中的主人公英子是个善良、坚强的女孩。他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出:他和被人称为“疯子”的秀贞交朋友,三天两头往惠安馆跑;他与小偷交往,听小偷讲他的故事;他深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他离去……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虽然这种感情很天真,却道尽了人世间复杂的情感。

在书中每个章节的最后,主人公似乎都离英子而去:惠安馆的“疯子”秀贞与最好的玩伴妞儿,《我们去看海》中的“小偷”与骑在驴背上的宋妈,最后就连他的爸爸也因为得了肺病而永远离开了她。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英子的六年小学时光结束了,爸爸却因肺病不能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英子在衣襟上别了一朵爸爸种的夹竹桃,这花勾起了英子对爸爸的回忆,回忆中有快乐,有伤感;有爸爸严厉的责罚;也有他绵绵的爱意。英子长大了,在爸爸的教导和爱的鼓励下,他已经明白了“长大”的真正含义。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花儿落了,英子也长大了。伴着这淡淡的忧伤,我再一次捧起了《城南旧事》。

【第2篇】

耳边响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歌声。我不禁又捧起了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深深地沉醉于小英子的童年生活中。 

《城南旧事》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每一篇章都饱含着朴素的气息,蕴含着浓浓的亲情,与小孩子的那种天真,渴望,期待,和震撼人心的友情

英子小时候,认识了两位朋友,一位叫秀贞,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住在惠安馆里。因为人们都称秀贞是“疯子”,所以,每每当宋妈带着英子经过惠安馆时,都会加快脚步。但是勇敢的英子还是想去闯一闯,于是趁着宋妈炒菜时,就偷偷溜进去看一看。结果发现,原来是因为秀贞丢了孩子而变成了疯子。于是英子就开始千方百计的帮秀贞找小桂子,后来才发现,自己认识的另一位好朋友妞儿就是小桂子。最后在英子生病的情况下,她还是坚持把小桂子送到秀贞的身边。因为英子,这母女俩才得以团聚。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篇章--《惠安馆》。

我之所以喜欢这一篇章,是因为这一篇章处处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让我感动不已。最重要的是英子身上所体现的品质值得我去学习。英子是一个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她虽然年龄小,可是很懂事,在她眼里没有穷人富人、没有疯子。秀贞是她的思康婶,是个因为丢失了孩子而想念孩子想疯了的母亲,不是疯子。而且英子很为他人着想,喜欢帮助别人。她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秀贞和小妞儿,最后让她们相认了。

写到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公园游玩,刚进公园,就看见旁边围观了很多人,不时传来一阵阵美妙的歌声,非常热闹。我很好奇,就忍不住钻进人群想看个究竟。只见有两个残疾卖艺人在那里弹唱,两个残疾人中有一个没有双腿,却“站立”在地上弹着电子琴。还有一个脚上有残疾,一手柱个拐杖,一手拿个麦克风动情的唱着歌曲,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许多人都不断地往他们的捐款箱里投入自己的一份爱心。正当妈妈拉着我的手准备去捐款时,我却推开妈妈的手,撕扯着她的衣服,嚷着要赶紧离开。因为我怕,看着他们无腿无脚,我真的很害怕。现在想想,我跟小英子相差甚远,我是多么缺乏爱心啊。残疾人有什么可怕的呢?他们用他们独特的生存方式,证明着自己的生命价值,他们身残志不残。我应该学习英子身上的品质,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献出自己的爱心。

读完《城南旧事》,我被书中的亲情和友情所震撼,被英子身上的品质所感染。英子,富有爱心,乐于助人,是她让我懂得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