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 —记录电影《单声》观后感
有一位老人,常住英国却不忘家国,一生辉煌却谦逊儒雅,他就是单声。
出生于1929年的他,正逢民国乱世。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律师,才华横溢,却从不向反动势力低头。他经常对子女们说:“我什么都能做,就是不可能做汉奸!”就是这样的爱国精神,使得年幼的单声耳濡目染,心火燃起。更是造就了他如今虽身在海外,却始终心系祖国的重要根本。
电影中,单老口述着自己在法国求学以及在许多国家生活的经历,轻描淡写地吐露跌宕起伏的人生。岁月虽然改变了他清秀俊朗的容貌,但赋予了他一份岁月沉淀的儒雅。一身西服,黑皮鞋,如雪一般白暂的短发被整整齐齐梳到脑后。皱纹爬满了脸颊,使他看起来像一颗老槐,但那双眼睛却依旧纯粹透亮,似乎看淡了一切,似乎又未曾去看,只是留着一盏炽热的灯火继续燃烧着。
单老的一生都在为国家而奋斗。从他赴法学习法律知识的那一刻,他便在心中决定,学好国际法,报效祖国。单老76岁时,在与温家宝总理的座谈会上,他终于有机会提出“统一法”,为之后通过的《反国家统一法》作了很大一部分铺垫。为此单老欣慰道:“一个人在海外还能为国家做点事情是很好的。”
晚年,单老再次发声。他将家中几十年收藏的所有文物全部捐赠给家乡—泰州。为此单老的大孙女曾今问他:“爷爷,到底是家重要还是国重要?”单老面容淡笑:“国家国家,先有国才有家。”单老将所有文物全部捐赠出,一件不留。为此泰州市政府特别申请建立了“泰州单声珍藏博物馆”来保护这些单老捐赠的文物,给家乡人民共赏,更是对单老壮举的赞美。单老及单夫人挽手同行于馆内,那一件件精妙绝伦的古文物和一张张丹青墨韵静静置于陈列窗内,似乎在等待着人们了解它们的前生后世,更是让家乡人了解它们历史的传承。有人问单老为什么将这么多宝贝都捐了,单老说:“家中的孩子从小都在国外,不懂得宝贝的名贵,恐它们流向他处。不如交给祖国,留在家乡,让儿女们有时间回家看看,让他们时时刻刻铭记他们是中国人,他们的根在中国。”
不仅如此,单老还建立了多所学校。他说活泼可爱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是啊,传承的灯火需要代代传递。
水波轻漾,京戏声声。一位老者坐在游船上,呷着一口香茗,望着船外的家乡美景,听着湖中心戏亭子里发出的声声京韵,口中氤氲着蟹黄汤包的香气。他享受着家乡迷人的味道,隐约中似乎看见他双眼晶莹的泪光划过。
影片嘎然而止,让人还沉浸在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中。单老的多次发声,每一声都慷慨激昂,他用那盏年迈却烧的依然旺盛的爱国心灯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灯。更多人加入了呐喊,声音不再单一,单老从刚开始单声部独唱渐渐组成了一只庞大而坚实的合唱团。
单声,像歌一样的名字,他的声音,他的精神终会被年轻一代所传唱,所学习。而我们作为身在祖国,身在家乡泰州的中学生,更要加入其中,努力学习,坚持梦想。希望有一天也能加入这样的合唱中去,让那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声音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将这心灯传递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