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大英雄真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我看红楼梦中的史湘云
彼时,四年级的我囫囵吞枣地看着青少版红楼梦,这其中的芸芸众生,有一位睡在青石板凳上的姑娘给我留下了独特的印象,那么自由,那么美好。几年后,已是高中生的我重读了红楼梦,对这位姑娘——史湘云,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她给我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在我看来,比起深闺小姐,她更是名士,有着魏晋风度的名士。
湘云的每一次出场好像都带着一抹亮色,让我在这个繁文缛节的大家庭里看到些许轻松与本真。她初次出场时,芹溪并未描写她的外貌,而是只写她“大说大笑”。看,这神态,这得是多么开朗耀眼的女孩啊,她的性格魅力所散发出的光芒使她的外在形象都被自然淡化了。提到湘云的“说”,那不得不看二十二回中她接凤姐的话:“倒向林妹妹的模样。”虽然乍看上去有些得罪人,但实际上却是她直率的体现。她心中所想即出口之言,从不工于心计,暗中中伤别人,也不世俗讨巧。此般直爽纯粹、心不染尘、表里澄澈,不正是魏晋风度的体现吗?
再来,在第四十九回中,黛玉说湘云穿的像个孙行者。此外,本回中湘云还大吃鹿肉,并说出“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这豪气的话。这些行为都表明湘云与大观园中的其他小姐们大相径庭,相比于这些闺阁少女,她更加豪放,性格更加男性化。同时,湘云也有女孩子气的一面,“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正是个绝佳的例子。同是醉酒,比起贵妃醉酒,潘金莲的那半盏残酒,湘云的醉酒少了些香艳,多了几分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魏晋风流。另外,即使已经喝醉,她还不忘拿花瓣包起来当枕头,这又多么可爱!从这两回来看,史湘云的身上既有男孩的英豪,也不乏女孩的娇憨,她是一位身负双性美的角色。不拘小节,任性而动,性情真实,豪迈旷达,这些名士风骨,恰恰都是湘云所拥有的品质。
可怎么会有人事事顺心,一直肆意洒脱?如此明朗的女孩,身世却十分不幸。湘云出身不久就失去双亲,长大后在家每每做活都要做到三更半夜,史家的太太们还不怎么待见她。但她从未向别人诉苦,我们读者仅能从宝钗之口略知一二。反观“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黛玉,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从二人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湘云内心之坚强,她写白海棠“也宜墙角也宜盆”,正是她自身的写照。“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哪怕经历了来自生活和命运的恶意,湘云还是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哪怕自己不那么快乐,她也从未流露出负面情绪,一直为别人带来正能量。写出“寒塘渡鹤影”的湘云,或许从始至终都是孤独的吧。这样一个坚韧不拔、雅量弘度、镇静自若的姑娘,是英雄,一个带着悲伤色彩的英雄。
“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今以咬舌二字加之湘云,是何等大法手眼,敢用些字哉。不独见其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她纯真率直、出言无忌;她娇憨之中藏着聪明灵秀,豪气之中蕴含阔大宽宏;她割腥啖膻、锦心绣口、才气横溢,一人独战宝钗、宝琴、黛玉;她蔑视礼法,率性自由。史湘云是森严礼教之下,公侯高门之中的异数,她霁月光风、豪放不羁、拥有自我,她虽是一介女流之辈,却也能像男性名士一样重才情,放达任诞。她与当时的少女行为举止等各方面迥异,这正是因为她热爱生命,想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在湘云身上,我们能看到姿容美和精神美的融合,她是魏晋风度的完美阐释,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一位真正的名士。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读红楼梦,读史湘云,我不由在想,湘云这个角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无声反抗,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更本质的是人的觉醒,对自我的肯定,自信自尊,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魏晋风度,更学到了一种人生美学:把握当下忽视外在的虚幻,追求内在精神的愉悦和完善,从而活出自我。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