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过瓦尔登湖——读《瓦尔登湖》有感
即将年届28岁的亨利.戴维.梭罗在1845年7月4日,搬到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在此居住及其之后几年,梭罗将其在瓦尔登湖的所见所感所为汇集于《瓦尔登湖》这一独具美国风格的传世名著中。
《瓦尔登湖》首先是作者湖畔独居的记录。这部作品被世人传颂至今的主要原因不只是因为其表现的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它区别于此前美国文学作品的一个极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对自然巨细靡遗的描摹和对众多古人学者诗集及文学作品的引申。他对自然的描写,并不只流于外观的表意,对于任何一个事物,不会仅仅用泛泛的名词一概而过。就拿鸟兽飞禽来说,他不会笼统的用一飞鸟来描述,而是会精准到指出其特有的物种名。
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繁琐的文字表现,身为超验主义运动的中坚力量,大自然的景物落在梭罗眼中,并不只是客观的研究对象。在这里对超验主义进行一些简述,超验主义的基本理论可以归纳为如下三条:1.词语是自然现象的表征;2.特定的自然现象是特定的灵性现象的表征;3.自然本身是灵性的表征。
从其基本理论可以看出,身为博物学家和哲学家的他,对于自然的探索并不像传统的博物学研究那样刻板生硬,而是为深入自然,回归自身灵性。所以梭罗使用大量精准的文字对其周遭环境进行描述,不仅是因为他身为博物学家的学识,更是因为他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将自身思想与灵魂融入到自然之中,进入类似苦行僧般的自我冥想状态。就像他在书中所说:“在夏天的早晨,我就坐在阳光明媚的门口,从日出静静的坐到中午,茫然不知所思,在松树、山核桃和光叶漆的环绕之中,沉浸于那种不受干扰的孤寂和安宁。”
一开始我读《瓦尔登湖》,大量的自然文字描述和对当时美国社会的讽刺性语言,让我对其的第一印象是一位与世隔绝的隐者自述, 貌似每一段都有一种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身处自然的渴求。这会在某种程度上让我认为这是西方版本的《陋室铭》,而且主旨思想还不如《陋室铭》表达的简洁有力。但等到我把这本书大部分通读下来之后,却会有一种感觉,认为那不是一位消极避世者的哀哀自怨,他表达的思想不只是亲近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更像是一种顺己而为的哲学。
在这里所说的顺己而为,转换一下就约等于个人主义。之前我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就是利己主义,体现着自私贪婪等人性的阴暗面。后来我查了百度词条,才知道它的内涵是一种相对于社会主义或者集体主义的概念,政治哲学或者社会哲学上的个人主义主张平等和自由是人人皆有的自然权利,个人的价值至高无上,超越了传统、宗教和政治。
但我从梭罗的这本书中体察到了与传统概念不一样的个人主义。虽然这些个人主义的要素在梭罗的书中都能找到根源,可我认为梭罗想要诠释的并不止这些,他更希望人们明白的是顺从自己的本心,他的个人主义着重点并不在于强调自然权利人人皆有,而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清醒的活着,追随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去成为与众不同的,独立自主的人。如同他在书中所说:“我盼望每个人都能非常清醒地去发现和追求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模仿他的母亲父亲或者邻居。”
在这本书发行之后的几十年里,有许多批评家认为梭罗的思想过于激进,认为他在教化人们反对一切传统,抛开所有教条制度。甚至有人质问梭罗是否是希望世人像他一样与世无争,不思进取。我认为这些通通都是偏见,其一,梭罗从来不认为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是理应被世人学习和采纳的圣贤之道,他在书中讲到:“其实我倒不强求别人采取我的生活模式,既因为在他熟练的掌握这种方式之前,我自己可能已经过上了另一种生活,也因为我希望这世界上有尽可能多的与众不同的人。”;其二,与其说梭罗是在通过这种重精神轻物质的生活态度感染别人,不如说他是在以人生中的一段生活经历作为鲜活的例子,去教导人们追寻自我,追求人性的提升。
单纯地反对追求物质上的魇足,并不是他的主张,他反对的是那种把物质富足当作人生顶级且唯一的目标的做法,而忽视了内心的声音。客观环境的进步只能是服务于人格品质进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他在书中也提到:“假如文明人的追求并不比野蛮人高尚,假如他把生命的大部分都只用于谋取基本的必需品和舒适品,那么他凭什么要比野蛮人住的更好呢?”
在物欲横流,生活节奏被社会这锅开水愈烧越急的时代,瓦尔登湖是一本很适合在追求人生目标中陷入迷途的人们去读的书,每个人在踏入竞争愈演愈烈的职场商场或其他境地之前,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进入其的目的为何,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如何生活,想来是每个人都必然要想的问题,我想梭罗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回答:“让我们如大自然般悠然自在的生活一天吧,别因为有坚果外壳或蚊子翅膀落在铁轨上,而翻了车,让我们该起床时就赶紧起床,该休息时就按时休息,保持安宁而没有烦扰的心态,身边的人要来就让他来,要去就让他去让钟声回荡让孩子哭喊——下定决心好好的过一天。”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