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民族有希望。”——题记

当我合上《长征精神》一书的时候,我的思绪在江西的瑞金、在金沙江、在渡河、在大草地、在大雪山、在吴起镇,耳边回响的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得慷慨激昂、是大渡桥上冲锋的红军健儿、是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的历史画卷。

我在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我们的前辈创造了如此辉煌的业绩?答案是:信仰。

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而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的湿地,那片人迹罕至的湿地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更为重要的是,在总里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平均每天急行军五十公里以上。

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八万六千多人踏上长征之路,1935年10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近八千人。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近十万大军开始西渡嘉陵江,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时,全军三万三千人。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开始长征,经过数月的颠沛流离和艰苦转战,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到达陕北的武装,全军兵力最多的时候八千多人,最少是只有一千多人。

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中国共产党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长征精神唤醒了中国千百万民众,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跟随着那面红旗一路远去,坚信道路的尽头就是劳苦大众千百年来所梦想的一个平等、幸福的中国。

世界上不曾有过这样的,像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指挥员年龄平均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八十。年轻的红军战士在数天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投入到残酷的战斗中,其英勇顽强和部位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

在地球的另一端,曾出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1981年来中国走“长征路”。当这位西方的政治家带着他的家人来到大渡河边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岸险峻的崖壁震惊了,他被三万中国工农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渡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了。布热津斯基后来讲道:“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

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限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是信仰不朽的象征。

我被书中的每一次战斗、每一次牺牲、每一次会师感动着: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牺牲承载着不屈的信仰。长征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是,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只有知道长征,才明白什么是苦难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