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刘向也教谆道:“书犹药也,喜读之可以医愚。”今年暑假,我就读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书——《书有独钟——钱钟书》,从书名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的一生注定与书割舍不开。
小时候的钱钟书叫“阿先”,是钱家的长孙,自呱呱坠地和普通孩子一样,谁也没想到,日后他就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钱钟书。 幼时的“阿先”享受着伯父子兰的疼爱和庇护,所以他的童年是美好而又惬意的,每天除了背背古文学习知识,便和伯父上街看小说,或和堂弟钟韩一起玩耍。时光荏苒,在他十岁那年,他亲爱的伯父突然撒手人寰,学业日渐繁重,可他并没有端正态度,仍然像之前那样不专心学习,后来被又父亲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他才认识到错误。自此以后,他发奋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部分,是钟书、钟韩在桃坞中学求学的经历。
在桃坞中学,钱钟书快乐地度过了一学期,本以为放假回家可以享受一下,但天有不测风云,当他的父亲著名国文大师清华教授钱基博回来时,便要考核他的作文,当他的父亲看完了他的作文时,不禁怒火中烧拿起戒尺就打。经过父亲的教诲后,钱钟书放下了他那些心心念念的闲书,开始真正的脚踏实地发奋图强,最终成为代国学大师,令人敬佩和仰慕。
纵观历史,有多少杰出的人物,无一不是经过勤奋走过来,比如唐代“诗仙”李白。李白年少时常游山玩水,不思学业,有一次他在溪水边遇见一位老太太,正在石头上奋力地磨着什么。李白出于好奇问道:“老太太您在磨什么呢?”那老太太头也不抬地道:“磨绣花针。” 李白非常惊讶道:“这般粗的铁杵,怎么能磨成针呢?” “只要停地去磨总有天会成针的。” 李白顿时羞愧万分,从此潜心学习,成为我国著名的大诗人。
从这些名人身上,我也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学习,因为我五年级时成绩优异,所以六年级开学就没有像往常一样积极学习了,直到一次考试将我拉回现实,我原以为学习只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足够了,其实还需要踏踏实实地才能学好本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任何人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艰辛,任何人的成就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获得,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只有不懒惰、不胆怯,脚踏实地的,勤奋不辍,才能取得辉煌的成果。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