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接近了晚高峰,又一大拨的人群上了的窄窄的公交车,车身仄歪了一下,门缓缓关闭。

“让一下!”一位红衣女士下公交的路被密密的人群塞满了,看着正关闭的车门,急忙大喊一声。可是人群并没有动,自顾自的,没有在意她。

那位女士见没人理她,显然着急了,连蹦带跳地努力挤着人群,她的高跟鞋不时就踩在了肉质“垫脚石”上,整个车厢都弥漫着人们抱怨的声音。

“盯到点,你踩了我几下了?还没完没了了还?”“就是,下不到就莫下了!”有几个乘客说得十分大声,“妈妈我痛。”一个男孩摸着自己的脚,泪眼汪汪地对妈妈说。“哎呀,你把我娃娃踩到了,看到路嘛,小娃娃也要踩!神经病!”一个十分不友好的声音传了出来。

刚刚准备下车的女士,一听到这话,火气“噌”地一下冒了上来:“我又不是故意的,我踩到小娃娃是我的不对,那你骂人又是啥子意思?”“我有啥子意思,你踩我娃娃,还有理了?”眼看着就会在公交车上发生一场世纪大战,不赶时间的乘客都摒住呼吸,生怕吹走了这战争的阴霾,而那些赶时间的乘客则手忙脚乱,连推带攘地将红衣女士推下了车。

车还在跑,人让着电瓶车,电瓶车让着小汽车。

这件事的余韵似乎还没有过去,人群依然骚动着,不时传来几个脏字,可我却没工夫听。

我側倚在栏杆上上,闻着车箱内汗液,烟草,香水混合起来的特殊味道,受着矮子,胖子的轮番碾压。目睹着眼前的一切,心里一阵一阵的痛。

中国自古一来就是礼仪之邦,可是现在的人们却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舒适,不去谦让他人,不去发扬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车跑着,我的思绪也跟着一起跑着。

【第2篇】

今天,我在《海峡都市报》上看到这样的一篇报道:2016年2月20日,福州鼓楼区洪山桥街融汇山水小区前,一名骑电动车的女骑手在经过路边停靠的轿车旁时突然倒地,而后相向而行的一辆商务车驶过,女骑手遭碾压后不幸身亡。据了解,路边停靠的轿车司机开车门时,由此碰撞导致电动车倒地。我们来仔细思考一下,如果当时小轿车司机有“让”的意识,从后视镜上看见女骑手,让她先过,这场事故就不会发生了;如果女骑手有“让”的意识,看见轿车司机要开车门,及时避让,这场事故仍然不会发生;如果商务车司机有“让”的意识,望见女骑手摔倒了,立刻停车,这场事故也不会发生;如果……

“让”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这个社会上,“让”随时可见。万一有人忽视了“让”,安全隐患就有可能产生。比如:2008年10月25晚上,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踩踏拥挤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受伤。这个沉重的教训告诉我们,这些同学知道生命的珍贵,也知道要珍惜生命,可是发生事故根源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让”意识,假如当时他们一个接一个有序地走,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假如发生拥挤时,有人劝阻,叫大家让一让,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假如……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礼让别人时,你我的心中总会平添一份温暖,因此“让”也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让”是对安全的一种肯定,每一次礼让,每一次让步,都充分说明了安全的重要性,表达了注意安全的决心。让,一个神圣的字,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