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生活处处是围城

假期的一次偶然,因为寂寞,我走向了书架。我望着琳琅满目的书,想找一本好书却无从下手,偶然看到了书架边边的一本书——《围城》随后取出。这本书非常简洁,封面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只有两个字赫然的摆在那里和旁边的钱钟书著。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是一部读起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收获颇多的一本书。它被誉为“新儒林外史”。钱钟书先生写这本书耗时两年左右,途中屡次想去中止,但都在他的妻子杨绛的劝阻之下坚持了下来了。这本书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经典之作。之所以此书能够久经不衰,是因为它反应的主题,设计的人生困境,这一主题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让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阅读,都可以获得不同的感悟和收获。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学问不高的人。在家人的安排下与周家女子定亲,但是大学途中周家女子患病而亡,准岳父方被方鸿渐信所感动,决定资助他去欧洲留学。但是他在欧洲没有专研,也没有研究,更没有学习外文。在他学习的途中,四年换了三所学校,更改过多次专业。到最后就连一个学位也没有拿到,为了向家人交代,他只好向爱尔兰骗子买了一个哲学假博士的文凭,说自己是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的获得者。在回来的船上和鲍小姐相识并相恋,但被她欺骗感情。后来方鸿渐得到苏文执的亲睐,却对她的表妹一见钟情,整天待在一起,但是最终几人感情破裂。后来抗战开始,方鸿渐逃离到上海的租地,与同行的几人到三闾大学职教,后与孙柔嘉结婚。但是后来他们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最终两人吵翻了,方鸿渐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什么都是这样,学校、生活、每一种环境、社会都是一座围城,生活皆是如此,方鸿渐整个生活都在这座围城里,他逃不出围城的束缚和磨砺。方鸿渐与多人的感情纠纷正是一座感情围城,因为自己的懦弱,自食婚姻若果。本来对感情围城是向往的,后又觉得很无聊。在三闾大学,正是一座事业的围城,里面明争暗斗,懦弱的方鸿渐无法容忍最后离开了。后又在家庭的围城之下,因为自己的没有才能被牢牢的控制住,如果当时在欧洲留学时候认真学习,结果大概就不是这样了,所以我们不能在该学习的年纪享受应该努力去学习。方鸿渐因为自己的懦弱,无能等,造就了如此悲凉的结局。

除了方鸿渐书中还有其他很多角色跌倒在自己虚拟的围城之下,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很多比如学校禁止早恋,因为我们往往会在这个围城下酿成大错,真正的婚姻是美好的需要我们有责任去维护保护,但是我们目前没有这种责任。然后就是这本书不止止讲的是婚姻,更是生活,我们在自己的围城下不能老是去羡慕别人的围城,只有自己的生活美好了,我们才能冲向自己围城的高空,而不是在自己,别人,他人的围城,兜兜转转,最后和本文的主人公一样酿成悲惨的结局。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座围城之下,或是生活,或是婚姻,或是学习,我们要积极面对,才能让我们的围城之下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2篇】

选择善良   择善而行 ——读《城南旧事》有感

余光中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上海是张爱珍的,而北京是林海音的。我喜欢《城南旧事)》,是因为它那细腻、温馨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修辞,其简简单单的语言却道尽老北京的风貌与那个年代普通北京老百姓的生活。

众所周知,小说《城南旧事》是一本影响了几代人的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在北京的童年生活。其中《惠安馆》讲述了“疯女人”秀贞苦苦寻找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又被养父母虐待的凄惨故事;《我们看海去》则讲述了一位集慈爱的哥哥、孝顺的儿子、可恶的贼多重身份于一身的青年,和作者发生的有趣故事,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隐忧;《兰姨娘》讲述了当时妇女的命运;《驴打滚儿》则体现了当时旧中国乡下的生活状况。

整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惠安馆》这一篇章。惠安馆看门人长班老王的女儿秀贞,曾与一个学生“思康”暗中相爱,那个学生回家探亲,说一个月就回来娶她,秀贞生下了女儿小桂子,可是学生却杳无音信。家人把这个孩子扔到了城墙下,秀贞从此也变得疯疯癫癫了。英子在一次次和秀贞的接触中喜欢上了这个“疯子”,并把她当作自己的好朋友。在这同时,英子还认识了一个小伙伴叫妞儿。渐渐地,英子发现秀贞和妞儿好像有着那一丝丝的联系。终于,当一次偶然得知妞儿她父母不是亲生,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英子急忙带妞儿去找秀贞。她还带上了妈妈的金手镯,让秀贞和妞儿回惠安找她爸去。可当这对母女才刚刚幸福重逢,当她们梦寐以求的幸福就要来临时,她们却悲惨地死在了火车轮下。

在这一章节中,英子的纯真善良让我敬佩,秀贞对思康和女儿的感情更让我感动。秀贞被别人称作“疯子”,当成另类,没有人让孩子靠近她。但英子对她却没有一点的排斥,并把她当作朋友。为了帮助秀贞母女一家团聚,她竟把妈妈的金手镯都拿去给做盘缠,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善良与纯真啊!而秀贞六年来对丈夫和女儿一直付出执着的感情。她是可怜的,是无助的。书中许多情节让我大为感动。当她第一次遇到英子时就下意识的询问英子的年龄,问:“看见我们小桂子没有?”;当她遇到了妞儿后准备找思康时,她“做事那样快,那样急”,甚至接过我送的金手镯,连一句“谢谢”也忘了说。她与妞儿最后惨死在火车轮下,令人痛惜,她对丈夫和女儿那执着深厚的感情,又催人泪下。

当我合上《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页,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无法散去。我深深体会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每一种感觉我都不会忘记。现在,我已经小学六年级了,即将告别我快乐无忧的童年,也即将离开我朝夕相处六年的同学老师们,这是一种这样的心情?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的人生路上必定有许许多多的悲伤、快乐、离别、相逢……每个人都会离开学校,离开父母,离开朋友,甚至离开世界。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英子的童年十分精彩、戏剧化。她把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刻在心里,通过那枝慧笔深深地留到我的心里,每个人的心里。每位读者知道她的童年故事是那样的真实、纯朴,那样的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虽然这是一件十分简单和不起眼的事情,但是我坚信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人温暖。所以我们在选择时,应当选择善良,择善而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花儿落了,英子也长大了。伴着这淡淡离别的哀愁,我再一次捧起《城南旧事》……

【第3篇】

读《茶馆》有感 

一所小茶馆暗涌流动,不仅揭露旧社会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还是那个灰暗年代社会的缩影和写照。这便是老舍先生所写的《茶馆》。

读完《茶馆》后我想起外公外婆闲时,带我去茶馆游玩的场景。印象中,茶馆里氛围热闹、茶香四溢、欢声笑语,人们应该是惬意的,是自有的,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象征。但当我反复阅读这篇文章时,对比老舍笔下“茶馆”那是大相径庭,老舍先生描写的茶馆折射出的是社会另一面,那是黑暗的,压抑的,是对世态炎凉的控诉。我佩服老舍先生,能将人物百态、世间冷暖通过一个小小的 “茶馆”栩栩如生的呈现出来,用诙谐风趣的语言讽刺那黑暗的旧社会。

如茶馆的老板名叫王利发,是生意人,为人正直热情爱国,他继承父业经营“裕泰”茶馆,初期茶馆生意还算如火如荼,是人们的好去处。王利发善于经营且童叟无欺,小本生意也做得红火充实。但一切安宁都被军阀入侵所打破,军阀混战下,民不聊生,昔日的茶馆没了人来人往的接踵而至,有的只是民众口中的苦不堪言。生意的大起大落让王利发已经心如止水,军阀三天俩头对王利发非打及骂,一个正经的生意人没了尊严失去了社会的保障。军阀成为压死他最后的一根稻草,他撒钱祭奠自己,祭奠落败的国家,最后含冤点燃昔日心爱不舍的茶馆,绝望上吊而死。我在思考,王利发的死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社会的不公、军阀的混战导致失去了生活的勇气,难道对社会的悲观绝望,只有利用死才能够引起芸芸众生的共鸣吗?

再比如具有侠骨豪情仗义的常四爷,他也是茶馆王利发的常客,但他生性刚毅,忧国忧民,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在当代我们都有自由言论的权利,但常四爷是没有的,他处在清朝末年,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更对清政府与洋人勾结出卖国土深恶痛绝,政府同时搜刮老百姓银两,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对于苍穹之下如此荒凉的人间景象,一句 “大清国要完了”,包含了常四爷所有愤概与痛心,但也是这句话让他遭到政府官员的逮捕与封杀,尽管在监狱里受尽非人折磨,但他依旧具有无所畏惧的爱国情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最终穷困潦倒之时绝望的呐喊出“我爱咱们的国啊,可谁爱我呢?”他喊出当时所有人的心声,他不甘愿受奴役,但也无力回天,最终食不果腹而被活活饿死。此时我眼眶湿润了,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和不被理解的遭遇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想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茶馆》真实反应当时社会千疮百孔,老百姓水深火热的处境。老板王利发与常四爷只是老舍先生笔下的两个人物,也是当时社会面貌下的普通老百姓的缩影和代表。

读完,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可怜王利发,同情常四爷,让我了解那个年代的社会面貌,警示了后人,历史是一面镜子,人民只有团结对外才能爆发摧枯拉朽的力量。我钦佩老舍先生犀利的社会洞察能力,敢于用文字,文学来揭露和记录故事背后的深刻意义,没有国就没有家,这让我想到了我现在的家,有父母的爱,有老师的爱,更有祖国母亲的爱,我是如此幸运与幸福,我想我们青少年一代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奋斗学习,争做有志爱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