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两本书,一本是“活书”,一本是“死书”。这两本书各有各的优势,这两本书都伴随着我们成长、成熟,直到永远……
大自然恰似一部“活书”。我喜欢接触大自然,到过很多地方去游玩,那里美丽的风景常常使我流连忘返,赞叹不已。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到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这使我感受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妙境界,让我近距离认识了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也让我感受到了骑马的乐趣。到了黄山,我体验到了黄山的“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的松树千姿百态,屹立在悬崖峭壁上;多样的怪石,美丽的云海,沁人心脾的温泉,它迷人的风景,让我恋恋不舍。走进故宫,我感受到建筑的雄伟、帝王的气势;游玩日照,我体验到大海的宽阔与坦荡……
读“活书”是必要的,但“死书”也不能忽略。我认为“死书”,就是课本上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它方便了我们理解和记忆,能帮助我们掌握基础知识、丰富头脑。但我们要避免这类人的死读书,如:“纸上谈兵”的赵括,当了将军后,只会按兵书机械指挥,不懂得灵活运用,最终全军覆没、死无葬身之地;“范进中举”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书呆子”的悲哀。
在现实生活中,“活书”与“死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活书”能更好地让我们理解“死书”,当我在课堂上学到《草原》这一课时,内蒙古大草原的美景在我脑海中翩翩起舞,我对《草原》作者当时的心境理解得更加深刻。当然,“死书”也会帮助我们检验“活书”。学习了《北京亮起来了》这一课后,当我置身于车水马龙、美丽繁华的祖国首都时,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让我更加热爱北京。
作为学生时代的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死书”上,但也不能忽略“活书”,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独立的能力。等踏入社会后,多读“活书”,增强适应社会的本领,做栋梁之材,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