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之所向,素履以往——读《我的中国芯●会说话的芯片》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科普类好书一一《我的中国芯 . 会说话的芯片》。该书由刘征宇编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文图搭配,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同学“铁三角”之蛋蛋、阿呆、南柯与“中国芯”的拟人小芯之间的趣味漫谈,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芯片是什么东西,它的组成、结构、设计、制作及对人类的生活有多重要等有关芯片的前沿科技知识。

之所以说它是科普类好书,是因为作为“科学小白”的我,以前只是听过“芯片”这个词,一直觉得芯片既远不可及,又高不可攀。然而读过此书后,我视野大开,不但认识了前沿科技芯片,而且还“芯”动不已。

原来芯片离我们并不遥远。它的身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闹钟里有定时芯片,冰箱里有温控芯片,电视机里有音视频处理芯片,身份证里有自动识别芯片,就连上、下课铃声的背后都有芯片……如影随行的芯片,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和美好。芯片时时处处地服务着我们,而我们却浑然不知,大概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芯片也并非高不可攀。通过此书,我知道了芯片是集成电路的载体,是把我们随处可见的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电路集成封装到一个很小的晶圆片里。芯片的制造过程就是首先把沙子在晶圆片厂中经过一系列工艺变成华丽的晶圆片,然后由芯片设计前端工程师设计电路,后端工程师再把电路变成掩膜版图,接着,芯片制造厂根据掩膜版图一层一层地制造出芯片,最后,封测厂检测,合格的,封装,大功告成。

虽然芯片既不遥远,又不高不可攀,可一点都不能小看它。我上网查了相关资料,芯片的设计、芯片的制造还是我国的“短板”,现在应用的芯片大部分靠从国外进口。我国去年原油进口金额约2500亿美元,进口芯片却达到了约4400亿美元,尤其高端芯片还常被外国人"卡脖子”,花钱也买不来。最近几年一连串的贸易摩擦事件让国人越发意识到芯片的重要性。“买不来的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五花八门的应用背后,必须要有“中国芯”!

读书有得,开卷有益。此书让我对芯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好好学习,等到长大后为我国的芯片事业做份贡献。“芯”之所向,素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