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发现,今天,是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的日子。
在很多人眼中,爱因斯坦是一代传奇。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那高智商的大脑。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呢?爱因斯坦的大脑只被开发了5%左右,我不能确定这个数据的准确性,但我确定,他的大脑仅被开发了一小部分。这固然是爱因斯坦成为脑力精英的一个因素,可我认为,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原因莫过于他对科学方面的执着不懈的思考和努力。
有的同学老是说自己“笨”、“不聪明”,有的甚至以此为借口逃避学习,逃避考试。你真的笨吗?智商能和同学们差多远?再说了,就算笨又怎样?每个人绝对不是一出生什么都会,什么都好,皆需要学习的过程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变得优秀。爱因斯坦的大脑固然聪明,但是他开发的也比一般人多得多,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他愿意去思考,愿意去钻研。哪里像我们有些人遇到困难就退缩,口口声声说着自己不行,抱怨自己的基因不好,没有一个绝顶聪明的大脑。
要知道,所谓的“天才”是极少数的,大多人的智商相仿,可为什么一考试人家是正数第一,你是倒数第一呢?同在一间教室里,同在一片蓝天下,差距又是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努力与勤奋。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后必然饱含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上学期期末考试,年级第一出在我们班。一个年纪快一千人,我们学校在洛阳市也算不错,年级第一要多难考有多难考。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是很震撼的,同时也深深的反省着自己,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环境,只有他考了年级第一?身为班长的他有太多事要忙,有太多事要操心,而恰恰在很多人眼里忙不过来的他考了年级第一。他就坐在我的斜后方,写作业效率很高,质量更是没得说。有空闲时间就看书、写卷子——这只是我看到的,背后还不知道怎么努力勤奋地下功夫。
而如果天资聪颖,后天教育却不到位,却不努力学习,那么再好的天资也会消失。就像方仲永。从“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到“泯然众人矣”,正是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造成的。
换一个角度来说,人生中,聪明的人往往在最后,变笨了;而笨的人却常常在最后,变聪明了。笨的人,却傻傻的去亲身尝试,意外的在寒冷酷热中成长。
因为笨的人都知道: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却永远需要努力。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