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爷爷经常带着我一字一句地朗读唐诗,边读边说:“你长大以后就能懂得读歌的妙处和趣味了。”我那时不知什么是“妙处和趣味”便问爷爷,爷爷也就笑笑并没有回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窗外的鸟鸣声,风吹过柳枝的声音,把爷爷的吟咏声衬托得很有韵味。


      我开始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冬季,因为唐代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是我背的最熟练的一首诗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那时候我才几岁,不知道“轻骑”是啥意思,于是就问爷爷。爷爷摸了摸我的头说:“你不是最喜欢骑马吗?骑着马作战的士兵就是骑兵呀”。“哦,懂了”我似懂非懂地回应着。


      就这样,我随着爷爷学会了一首一首的诗歌,说来也怪,爷爷教我的都是冬日里的诗歌,我非常不解地问爷爷,爷爷摸了摸他那光秃秃的下巴笑着说:“不错了,小子你还能听出这些诗歌都是描写冬天的呀,冬日有一种萧瑟感,而且诗中描写的含义都非常深。”我点了点头又问道:“可是含义太深,我看不懂怎么办?”,爷爷笑道:“你可以通过现实生活来比对古诗词嘛。”“比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句诗的意思跟我们邻居王大爷去干的事差不多。”“爷爷的意思是这首诗是形容一位老人在冬天的江面上钓鱼吗”,“孺子可教呀,正有这层意思。”爷爷夸着我说道。


      有一次,我和爷爷读到一首描写枣树的诗“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好诗,好诗。”爷爷拍手叫道,我心想枣树又不好看,不过粗糙的树皮结出来的果子倒是又大又好吃。这首诗通过这样的描述写出了果实的味美,真厉害呀。


      暑去寒来几年过去了,我长大了,对诗也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如何去更好地体会诗,明白了如何明白诗人写诗的目的,也明白了如何通过诗来知道诗人当时的心情,诗中的意味时而让人沉思,时而让人欣喜,时而让人感慨。正如爷爷所说:“诗中自有其的妙处和乐趣”。